DSC03003

 近期在活動結尾時,總會有憂心的爸爸媽媽們詢問托育人員

我的寶寶會打人、大叫、為達目的放聲大哭,該怎麼辦呢?

我的寶寶會故意撞頭傷害自己讓我們妥協,該怎麼辦呢?

托育人員第一句詢問的一定是,你們會因為寶寶的這個行為妥協嗎?

答案十之八九,大人最後都是妥協的

幼兒的發展中,在他從媽媽的肚子裡生出來後,他就開始觀察探索這個世界

雖然說他的每個動作的成熟都脫離不了自身的發展,但如果沒有練習機會或自發性或被動性的學習

他也無法獲得某個動作的技能

一個行為的養成必須是透過觀察、練習及因果才能慢慢養成這個習慣的

當寶寶打人時,你會是什麼樣的反應的?當他才五六個月,手部亂揮,打到你時,你是什麼反應呢?笑嗎?還是抓住他的手亂親一把呢?

當他兩歲時,他打你或是打別人時,你又會是什麼反應呢?制止他,與他溝通(說教),漠視?你是否能夠每次都堅持呢?還是一下下又像沒事一樣呢?

當他四歲時,有自己的想法時,開始踩你底線時,打你或打別人時,你又會是什麼反應呢?罰坐、處罰、溝通、漠視?最後是否仍能堅持住,或是口頭警告恐嚇一下,又繼續與他打打鬧鬧呢?

在行為改變技術中,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是無法馬上就立即見效,不管是用哪一種方法

用打的,威脅利誘的,都不是托育人員樂於聽到的,這中間包含了太多大人的情緒,用情緒對情緒,會於行為改變是沒有幫助的

換來的反而有可能是你的愧疚與不捨,企圖彌補你的一時不理智,反而加強了被修理完後會得到大人更多關愛的錯誤觀念

在行為改變技術中,不管是正增強,負增強、削弱等方式,最終最重要的要素都是堅持

如果今天家長可以以冷靜平穩的狀態與幼兒溝通或禁止幼兒不良行為,不管幼兒的哭鬧脫序行為,堅持住,孩子在行為的改變上會十分快速

當然,這樣的堅持當然不只是一人,而是所有照顧幼兒的照顧者都要同一陣線

這往往也是最難做到的,總會聽到家長們的回覆是,老師,你都不知道我婆婆@#$%^^&$**(((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但如果大人們的陣線不同,會很容易造成幼兒運用小聰明、恃寵而驕、踩底線等等的麻煩狀況出現

最終

要提醒家長們,孩子的行為改變不會是一次改變表示以後永遠改變,而是像曲線圖般,今天發生一次,被正增強後,隔兩天又發生,又被增強,下一週連續改變三天,下下週整週的改變,一直到完全改善

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改變了卻又恢復原本行為而感到挫折就放棄

也千萬不要帶情緒與幼兒溝通,孩子往往比成人敏感,剛出生的嬰兒,可以因為家長的心情緊張、不佳,而感到不安大哭

懂事的孩子也是一樣,當你在他人盛怒時,你的情緒也會因為他人的盛怒而挑起

兩個盛怒的人如何溝通呢?你又如何期待他的妥協與改變呢?

當孩子惹怒你時,記得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

如果太氣了,在孩子有人看管安全的狀況下,您可以獨自去只有你的場域沉澱心情

最後有句話我們共勉之~

我們都很喜歡忍耐,忍耐到忍無可忍時大爆炸,當爆炸後,又感到愧疚而需要做更多彌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左營幼兒遊戲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